言通四海·科汇八方——国科大外语系师生助力怀柔科学城国际科技交流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国科大外语系翻译硕士专业的赵竹轩老师和边颖、王博健、史一鸣、陈阳、柳倩等5名研究生参与了论坛的翻译工作。
赵竹轩老师为论坛的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提供了中英文同声传译。赵老师凭借专业同传能力以及对怀柔科学城的了解,准确传达了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运营情况、重大科技成果和系列政策。在主旨演讲环节中,7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各自领域的研究和相关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赵老师依托丰富的科技领域知识储备和科技翻译经验,对极端光学、蛋白质科学、地球系统模型等前沿议题的发言内容进行了准确传达,赢得了发言嘉宾的赞誉。
赵竹轩老师和王博健同学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由5名外语系研究生组成的翻译保障组在不同场景展现了专业风采:边颖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中心霍福鹏主任的翻译;王博健担任北京市怀柔区梁爽区长与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哈·莫罗(Gérard Albert Mourou)的翻译;史一鸣担任北京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兰雄景的翻译;陈阳和柳倩担任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剑华等贵宾的翻译。
边颖同学在论坛现场
史一鸣(左)、柳倩(中)、陈阳(右)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王博健同学(左)担任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哈·莫罗(右)的翻译
本次论坛以“开放共享·协同创新”为主题。来自怀柔科学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主要科学家、法国、日本等海外专家学者代表、各科技设施的研究机构用户和企业用户约300人参加。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集中发布了8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本次集中发布的成果涵盖多个前沿科技领域,是怀柔科学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生动实践。
此次是国科大外语系继服务冬奥会、进博会后,再次参与国家级重大活动的语言保障工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口译经验,更见证了怀柔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未来,外语系师生将以更大的热情,为怀柔科学城的国际科技交流贡献专业力量。
文字|陈阳
图片|陈阳、王博健、边颖
审校|赵竹轩、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