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三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2024)”决赛成功举办

安贞贞 2024-05-27

  旨在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创新的号召,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2024年5月25日,第三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顺利举行。本届大赛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9名教师进入决赛,分有初中级职称与高级职称两个组的评比。

【初中级职称组评比情况】

  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王颖老师从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角度切入,力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遵守使用人工智能的道德规范。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李平老师聚焦于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包含体裁分析、文体特征、学术写作原则等角度,并结合了实证文献综述,为学生的学术论述作准备。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朱悦老师则立足于知识、技能、思政教育三方面,力求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提升听力、演讲的水平,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胸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王颖创新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李平创新汇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朱悦创新汇报

【专家评委郭乙瑶教授点评】

  在初中级组比赛结束后,郭乙瑶老师分别对各位选手的表现作了点评总结。郭老师强调,英语学科的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时更应该回归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框架上的归类,生成体系的概念。并评价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为各位教育从业者的经验互鉴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为日后更新学生的培养方式提供了新的想法。

北京师范大学 郭乙瑶教授点评

【高级职称组评比情况】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许秀妍老师利用了智慧教室以及Chat AI 4.0,围绕着“定义”这个核心概念展开教学,准确的定义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和语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则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高小娟老师聚焦于英语创意写作,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注重结果导向教育,提高学生对写作过程和结果质量的意识。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史金金老师重点关注学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报告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学术口语文体特征的了解,培养学生转换学术论文为学术口语的技能。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崔雅琼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提出“They Say, I Say”的文献综述写作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有效总结前人文献,再构建“我说”语句。同样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杨莉老师聚焦于心理健康相关话题的课程,通过讨论和演示的口语活动,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理解恐惧症及把握自身的心理状况。最后,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文婷老师则多方位地利用了石墨文档、超星学习通等软件,了解抽象写作中常用的英语语言特征,学会合理使用在线写作工具,提供有效同伴反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许秀妍创新汇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高小娟创新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史金金创新汇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 崔雅琼创新汇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杨莉创新汇报

首都师范大学 陈文婷创新汇报

【专家评委张英教授点评】

  高级职称组比赛结束后,张英教授首先肯定了各位老师的付出。各位老师说课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但也有明显的共性,利用新兴技术作支撑,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展现新的力量,依托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

清华大学 张英教授点评

【比赛结果】



专家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奖

【分会理事长高原教授致辞】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分会理事长高原教授致闭幕词。高原教授指出,目前,英语学科的教学必须面临语境的改变,科技发展将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而英语教学团队是最快受到其影响且需要最快作出反应的团队。一线外语教师群体的教学实验是值得记录并与国内外教育届同行分享的,此次大赛具有巨大的价值,外语界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培养新时代的外语人。期待更多优秀的教师能参与到研究生英语教学创新大赛中来,以赛促教,教赛融合,提升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最后,高原教授向参与此次大赛的各位专家评委、参赛教师、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分会理事长 高原教授致闭幕词

  至此,第三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圆满结束。

文字:王一汀、安贞贞

图片:付庚辰

审校: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