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审科幻研究的脉络与前沿:“英美科幻研究的历史与当下”讲座成功举办

外语系 2025-06-25

 

2025613日上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文学与科学研究中心邀请,高校科幻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霍盛亚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人文楼二层会议室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英美科幻研究的历史与当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胡江波老师主持,现场气氛活跃、研讨深入。

 


 

霍老师凭借最近十年的英美科幻文献梳理和研究积淀,系统勾勒了科幻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前沿。讲座伊始,霍老师指出了当前中国外国科幻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专业化程度亟待提升、对西方科幻史及批评史的系统阅读不足等。他强调扎实研究需重视一手史料和科幻文学转型背景。接着,霍老师展示了英美科幻的发展图景:从早期萌芽,历经“黄金时代”的范式构建、“新浪潮”的革新,直至当代多元发展。他解析了包括“气候变化科幻”(cli-fi)及因唐娜·哈拉维论述而热门的“克苏鲁”等诸多关键概念,并指出克苏鲁“不可名状”的特质映射了AI时代人类对未来的焦虑。

 


 

讲座同时也聚焦于西方科幻研究的“本手”根基与“妙手”创新。霍老师总结了当前中国英美科幻研究的现状:紧跟技术与文类革命步伐;媒介向影视让渡;阅读品味与经典化快速变化;回应技术文化及地缘政治焦虑;重视历史与方法;成果爆发式增长,等等。他强调,应辨别科幻研究的“本手”(基本研究、常见研究)与“妙手”(新兴方向、潜在重点方向)。同时,霍老师指出“妙手”中的科幻亚文化(量子朋克、新怪谭等)、戏剧研究、老龄化、生命书写、数字人文等方向蕴含较大的研究价值。

霍老师丰富的知识和精辟的见解引发听众强烈共鸣。讲座后的问答环节气氛热烈,霍老师与参会师生探讨了人类在叙事中的中心性及技术带来的不同的生命体验等问题。本次讲座清晰呈现了英美科幻研究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为参会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图景与思想启迪。

 


 

图片:宋龙梅,廖磊

文字:廖磊

审校:胡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