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2024年会顺利召开

2024-07-04

2024629日下午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2024年年会在内蒙古大学如期召开分会理事长高原教授对分会20232024年度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高原教授的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分会在过去一年中所主办的重要活动,包括第十五届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首届北京高校人工智能辅助英语教学案例大赛,及第三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研究生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在报告中,高原教授还对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的命题和测试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研究生英语研究分会公众号的运维情况做了回顾。


高原教授特别提到,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分会荣获了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优秀研究分会的荣誉称号,安贞贞老师荣获2023年优秀工作者的称号,这些荣誉是对分会及个人在教育领域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高原教授梳理了20242025年度的工作任务,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报告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更为分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鲁生教授在论坛上对学位统考GET考试的题型和试卷特色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考生常见的错误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鲁教授的分析为与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有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三位在北京市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北京高校人工智能辅助英语教学案例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探索和创新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的李平老师,就其在第三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的参赛案例,发表了题为"AI赋能的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教学创新"的演讲。李老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展示了AI工具如何提升教学资源质量,优化形成性评估流程,并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陈莫老师则就人工智能驱动的教学法在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演讲。基于产出导向法,从激励、赋能到评估,陈老师展示了PaperCraft InsightElicit两个AI工具在学术写作教学和写作反馈中的潜力,并指出了未来教学和反馈中可以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崔雅琼老师就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崔老师引入了"They Say, I Say"模型,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术、器、用"四个层面,设计了一套旨在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和思辨能力的教学流程和内容。三位老师发言为研究生学术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与会的专家对三位教师的演讲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对外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专家认为,在外语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外,更重要的是结合人机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素养。


至此,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分会2024年会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期待明年会再见。


文字:陈莫安贞贞

图片:安贞贞

审校: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