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活动 | 《您的声音》:当青年遇见城市治理的温度——外语系高年级团支部观影活动


当手机屏幕上亮起“12345”的号码时,你可曾好奇过电话那端是怎样一群人在守护着城市的温度?2025年2月18日,一部聚焦政务服务热线的纪录片《您的声音》悄然走红。这部由徐洁勤导演的作品,用镜头语言讲述了世界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方案”,更在国科大学生群体中引发热烈讨论。3月9日下午,外语系高年级团支部组织本支部成员前往影院观看,共同感受这部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治理启示录。
影片以独特的“热线视角”展开叙事,从胡同停车位的“抢位大战”到老楼加装电梯的“邻里博弈”,七个真实故事就像七把钥匙,开启了社会治理的"百宝箱"。当银幕上出现社区工作者深夜调解纠纷的画面时,现场响起会心的轻笑声——这些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此刻却串联起社会治理的“大文章”。
“原来我们随手拨出的每个诉求电话,背后都有这么多人在接力奔跑。”观影结束后,冯麟棋同学指着影片中24小时运转的接诉即办指挥中心感慨。这部纪录片用纪实镜头打破了政务服务的“神秘感”,让观众看到话务员如何将海量诉求分门别类,见证基层干部如何像“城市医生”般对症下药。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不约而同提到“双向奔赴”这个关键词。当社区书记主动上门时,居民也积极献计献策;话务员24小时响应诉求的背后,是市民日益提升的参与意识。团支部书记邢心艺同学也感慨道:“话务员们坚守岗位,耐心倾听并记录市民诉求,即便面对情绪激动的来电者仍保持专业;街道书记深入一线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破解复杂难题。他们的敬业担当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党员,面对群众诉求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作为研究生群体,同学们更关注制度设计背后的治理智慧。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立法过程,到“吹哨报到”机制的创新实践,这部纪录片其实是部生动的公共管理案例库。
散场时,同学们仍在讨论着影片中的细节:新晋接线员和值班长的交心夜谈、社区工作者妥善解决问题后的欣慰笑容、智能系统上跳动的诉求热力图......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变得可触可感。
这部没有明星加持的纪录片,用真实的市井百态诠释了“人人都是城市治理参与者”的深意。当年轻学子们穿过光影构筑的治理长廊,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与城市同频共振的责任感,我们按下拨号键的每个诉求,都在参与书写这座城市的未来。
高年级团支部合影
图片:邢心艺
文字:冯麟棋
审核:徐 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