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参观圆明园遗址公园
2025年1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前往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铭记历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让支部党员同志更加深刻地感悟圆明园这一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
参观内容
圆明园,曾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美学的结晶。然而,百余年前的那场劫难使这座瑰丽园林变为断壁残垣,成为近代中国饱受屈辱的象征。党员同志们依次参观了大水法、西洋楼遗址和福海等区域,湛蓝的天空映衬着错落的遗址,大家切身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风采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创造力。穿行于遗址之中,感受历史的痕迹,耳闻那些关于圆明园被焚毁的历史细节,大家在参观与交流中深刻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侵略者野蛮行径的铁证,也警示着我们只有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才能捍卫民族尊严、守护文化根脉。
圆明园展馆内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档案和精心抢救、还原的历史文物,从艺术、科技、文化等多维角度展现了圆明园的历史与价值。通过这些珍贵的资料,支部同志们悲叹文化劫难带给国人的巨大震撼与伤痛,也深刻感受到圆明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承载者。
活动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此次活动让支部党员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万园之园”,圆明园凝聚了中国古代艺术、科学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如今,经过不懈努力,圆明园遗址公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平台,启发我们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展望未来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圆明园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支部党员同志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历史不应被遗忘,而是应成为民族复兴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使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结
一座圆明园,百年风霜路!此次外语系党支部活动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党员同志们不仅感受到了圆明园的辉煌文化,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饱满的爱国热情,扎实工作、勇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盛钰
图:刘云龙
审校: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