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风师德警示教育大会暨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全校教师筑牢思想防线,严守师德底线,2025年6月3日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师风师德警示大会。外语系全体党员及教职工出席会议,会议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军老师主持。
会上,谭书记对《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行了全面解读。《准则》中的十项要求和十项禁止是对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严格规定,让教师们明确了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时刻提醒自己坚守师德底线,规范从教行为。此外,谭书记还介绍了全国范围内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通报了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的警示,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告诫大家要引以为戒,时刻保持警醒,杜绝违反教师职业准则行为的发生。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增强了外语系全体教职工的师德意识和底线思维,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外语系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风师德警示教育大会结束后,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召开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会议由外语系党支部书记刘彬老师主持,辛琦老师为外语系全体党员同志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讲座。
辛老师的讲座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背景、内涵和实践四个方面展开。首先,辛老师回顾了外语系党支部于2024年至2025年间参观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系列党团活动。肯定了外语系党支部一贯坚持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良传统。
其次,辛老师梳理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近代以来的理念发展脉络。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此外,辛老师从自己参观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经历中感悟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早已深入人心。
最后,外语系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我们是一家人》宣传片,对讲座内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外语系党员同志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未来更坚定地支持和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字:陈必豪
图片:刘彬
审校: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