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冬奥声音——杨阳老师专访

  • 安贞贞
  • 2022-02-23
  • 154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完美闭幕,赛会工作者已圆满完成任务,陆续进入闭环隔离。我们很荣幸连线了冬奥会同声传译工作人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的杨阳老师,为我们带来独家分享。

  记者:杨阳老师您好,祝贺您顺利完成冬奥会同声传译的工作,请问您参加冬奥会工作的初衷是什么呢?

  杨阳:说起来我跟奥运还挺有缘分的。2001年申奥时我在北外参加夏令营,跟小伙伴们一起在礼堂共同见证了申奥成功的激动时刻。2008夏奥会举行时,我在北外读书,幸运地成为了一名奥运志愿者。也去过当时的奥运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看着会场的一大排同传箱不禁憧憬,想着自己有一天能进去工作就好了。今年冬奥会前,当受邀参加赛会语言服务工作时,确实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之前我也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奥运相关的志愿者服务,我一直觉得能够以任何形式参与这种级别的盛会都是非常幸运的事,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在此也特别感谢外语系领导和同事对我参与冬奥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躬逢盛事,幸甚至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同传箱工作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照

  记者:您在冬奥会举办过程中担任的具体工作和职责?

  杨阳:我的工作岗位是在冬奥主媒体中心(MMC),这里是冬奥新闻发布和赛事转播的主战场。我和团队同事们主要负责冬奥会赛时各类会议的同传、交传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在主媒体中心发布厅现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各个竞赛场馆举行的赛后发布会、还有一些会见和陪同等交传任务。

  记者:那么在这项荣誉且艰巨的工作中,您遇到的难点有什么?您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杨阳: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1)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每天都要翻译不同主题的各类会议,而译前准备时间又十分有限。所以哪怕没在做翻译的时候,大家也非常忙碌,要么查资料,要么看自己负责场次的相关比赛直播,吃饭都得争分夺秒。有的比赛开始时间比较晚,因此加班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

  (2)关注度高,影响重大。冬奥会是全世界瞩目的大型体育赛事,而各类发布会是各国媒体了解赛会最新消息的重要渠道。我们翻译出去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直接引用的文字,容错率非常低。所以必须力求快速、准确、流畅。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要人物的发言、重要议题的讨论或是重点赛事的报道时,更是压力倍增,译前准备要做得详细认真,确保万无一失。

  拿赛后的奖牌轮发布会来说,我常规做译前准备的内容包括获奖运动员的历史战绩、世界排名、主要对手等。当然还要全程关注比赛,记录比赛过程中的亮点、意外、熟悉各种技术动作的中英文名称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记者提问的重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奖牌轮做发布会同传,我国选手徐梦桃在这个项目上实力强劲,有冲金可能,所以赛前我针对她的经历做了重点准备。后来徐梦桃如愿夺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入同传间,荣幸和自豪感自不必提,同样开心的是赛前准备的内容几乎都用到了。

为奥运冠军徐梦桃做翻译

  还有一件小趣事,给谷爱凌选手的比赛做赛后同传前我注意到,当天她为了保持体力,比赛间隙掏出了韭菜盒子来吃,这个可爱的瞬间一时火遍全网。所以在发布会前我也特意研究了韭菜盒子的英文说法,以应对可能会问到的相关问题。所以,虽为赛后发布会,但提问的范畴经常远超比赛本身,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因此充分的译前准备和快速的临场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疫情防控。我们的工作岗位在冬奥闭环内,防疫措施十分严格。完成好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防范疫情风险,做好自我防护。每日测核酸,各种消毒工具齐上阵,大部分时间都要佩戴厚重的N95口罩。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他人,疫情大背景下的特殊工作环境也让这次经历更为难忘。

  记者:谢谢杨阳老师的分享,您觉得参加本届冬奥会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杨阳:口译团队的成员大多都是非常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自由译员,以及来自北外、北语、对外经贸等翻译名校的老师。这二十天里我们在一起并肩战斗,互相学习交流翻译和教学经验,可以说是受益良多。我也很荣幸能代表国科大外语系参与其中。赛时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让我进一步磨练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一直在北京这座城市里学习、工作和成长。从2008到2022,作为“双奥人”,我从同传箱外走进箱内,实在是荣幸之至,这段经历也会成为一生难忘的珍贵回忆。

冬奥会闭幕式

文字:杨阳 安贞贞

图片: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