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与刀》一窥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外语系党支部系列讲座之三

  • 刘文彬
  • 2019-01-02
  • 788

       2018年12月28日周五下午,外语系党支部进行了又一次党员学习会。刘云龙博士给老师们带来了讲座“《菊与刀》的核心思想与中日关系中的问题解读”。这是外语系党支部系列讲座活动的第三期。
       刘云龙老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菊与刀》这部作品的作者信息、撰写背景和内容梗概。第二部分讲述了这部作品里所介绍的日本人民推崇的“各安其分”、“义理”的思想及其“耻感文化”。第三部分回顾了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各阶段中日关系的基本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用《菊与刀》里所谈到的日本人民的性格特点与推崇的核心思想来解读为何在中日关系发展中会存在上述问题。
       刘云龙老师介绍,二战结束前美国政府为制定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委托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社会与日本人民进行调研。她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对日本社会与文化里的各类矛盾进行研究,发现日本社会尊崇的是一种耻感文化,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菊与刀》。这部作品介绍了日本人民推崇的“各安其分”、“义理”的思想及其“耻感文化”。日本人各安其分的思想认为,各国应该在国际等级中确定自己该有的位置,形成统一安定的世界。而日本在二战时认为自己是这个等级里的最高等级,从而向各国发动侵略战争。与西方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依靠这个标准发展人的良心的罪感文化不同的是,日本人奉行的是耻感文化。日本人的羞耻是外在强制力施压的结果。即使表面认错,事后也不会得到解脱。且他们认为只要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就不必自寻烦恼地去忏悔。这也是造成部分日本政客不愿承认一些历史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刘云龙老师介绍了1972年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历程与问题。中日关系发展经历了友好合作时期(1972年—1982年)、摩擦与合作的10年(1982年—1992年)、对立与合作时期(1992年-2002年)、对抗与合作的时期(2002年—2011年),到2018年10月25日-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为改善发展中日关系交换意见。现在中日关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日本不承认侵略史,日本右翼势力抬头,领土问题纷争等。究其原因,日本不承认侵略史与其耻感文化有关。而日本的等级世界观造成了与中国的海洋权益、海洋资源纷争。最后,刘云龙老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建议。
       听完讲座,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次讲座为大家了解日本文化与民族性格、了解中日关系发展历程与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提高了党员们对于国际关系等问题的关注与兴趣。本次讲座在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中顺利结束。(图/文 胡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