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学术英语教学与科研分享研讨会

  • 刘文彬
  • 2018-10-25
  • 1007

       10月20日至21日,第一届中国学术英语高端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21日下午,外语系师生继续就学术英语这一话题,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分享会由外语系副主任刘彬老师主持,共有11位师生进行报告。

       首先,杜垚老师作了题为“Effect of an EAP unit on student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source-use skills”的发言,汇报了一项关于学术引用的研究。基于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和相关学术文献的广泛阅读,杜老师提出学术引用能力应包含正确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并通过学术写作课程中12个小时的教学干预,比较学生前后测的写作表现,探索教学干预是否能同时促进学生学术引用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提高。

       接着,杜朋老师作了题为“关于学术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思考”的发言。杜朋老师指出,教学中人文性的源泉不在教材上,而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心中。EAP教学也不例外。通过“讲故事、看社会、谈思想”三个教学案例,杜朋老师展示了EAP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老师不希望学生通过EAP课程只学到一套语言规则,而是更多,并且希望同学在过程中要有愉悦的体验,这种善意在一个不那么在乎个人感受的环境里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性,这也是要在EAP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原因。

      陈念宁老师的发言主题为“Assembling validity evidence of project-based academic English assessment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ask design”,旨在从测试的角度怎么看学术英语教学,探究任务到底是不是有效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估。使用测试,访谈的方法,对以下三个研究问题:本科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角色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表现?他们在完成任务时有哪些挑战?进行探索,发现:同学对任务的感受和参与度不同,对教学有很大启示。

       曹笃鑫老师的发言主题为“概称名词的评价与语篇功能:小句关系路径”。通过对教学和科研的思考,指出概称名词在一个语篇中实现两种功能,并提出三种小句关系路径:“情景—评价”型式;“概述—具体”型式;“问题—解决”型式。此研究在小句关系路径下,融词汇于语篇型式之中,探讨概称名词通过与局部文本要素共选,以表达评价意义和语篇功能。发现局部文本功能更接近语言的真实使用,并触及文本语境深层,未来研究可聚焦局部文本功能,探究概称名词的评价意义和语篇组织意义在于多重维度上的联系。

\

       胡江波老师的发言主题为“从thesis statement到research gap: 浅谈学术英语读写教程编写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此教程的编写中第二模块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主线。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第一步“判断信息是否恰当”,发现原定的选择具有thesis statement 的自然科学论文的目的难以实现,这可能是一个与不同学科门类有关的问题。按照批判性思维技能“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进一步阅读相关学术写作的书籍,明确了理工科研究性论文的特点是IMRD结构,找准定位,改为寻找具有research gap的自然科学研究性论文。

       尹淑惠同学的发言主题为“应用语言学中英期刊论文引言部分转述现象对比研究”。在Swales看来,引用他人的研究是论文引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将自己的研究与前人发现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此研究旨在探究应用语言学的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论文引言部分在转述现象的使用上有何异同?结果显示尽管在整体趋势上两种期刊的引言部分对转述语的使用大致相同,但是在比例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国内学者的总转述量相对偏低,说明国内学者还需要加强转述意识来提升论文的交际功能。

       陈莹炜同学的发言主题为“模糊限制语在分子生物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的使用比较”。本文通过探究讨论部分不同语步与模糊限制语的关系,以期发现学术语篇在写作策略使用上的共性,有助于对学术语篇的阅读和研究。通过对比模糊限制语在分子生物学和应用语言学这两类文本使用上的异同,研究发现,学生阅读时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判断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模糊限制语在语篇中的使用较为普遍,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解释不同语境下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和使用目的。

       田晴同学的发言主题为“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建构与互动性研究——作者自称语使用语料库分析”。学术语篇需要实现只是内容的传递与劝导读者的双重交际目标,互动性是学术语篇的重要特征。通过对比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篇与期刊论文语篇作者自称语的总体分布及身份构建,发现总体上我国英语学习者语篇比期刊论文语篇中更少地使用人称代词,我国英语学习者论文中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显著低于期刊论文,因此互动性较差,作者及读者人际距离较远,而第三人称及抽象名词的使用则显著高于期刊论文。

       张敏同学的发言主题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课堂外语写作焦虑及影响因素探究”。从情感因素的一个主要构成成分—焦虑出发,从外语写作的角度,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生为例,此研究实证探讨研究生学术英语课堂写作焦虑的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发现本校研究生的二语学术写作焦虑程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产生焦虑的原因的分析中,词汇量匮乏是学习者们认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引起写作焦虑的原因还有语言能力,话题熟悉度,语言思维,考试时间限制,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自我要求等因素。

       牛瑞同学的发言主题为“中美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语的对比研究”。致谢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必要部分,不仅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表达感谢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个人能力与社会身份的机会。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论文中致谢体裁的语步结构及语言特征,从而得体地表达谢意。通过对比中美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表达致谢时的语步结构和语言特征的异同,发现英语本族语者致谢语篇表达形式涵盖面更广,说明其语言表达相对更丰富。值得肯定的是,两组语料的作者都大量使用了名词化表达,反映出他们对于论文致谢体裁正式性的理解。

       此次师生的交流与分享使听众受益良多,这有效的促进了学术英语的开展与推广。第一届中国学术英语高端论坛已经落下帷幕,实现了从0到1的成功突破;这次分享会的成功也同样让我们对未来的第二届、第三届学术英语教学与科研分享会充满了期待,对我系学术英语的蓬勃发展充满了信心。(文:尹淑惠、王明超  图:熊韦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