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科学话语研究论坛暨2023年学术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成功举办

  • 安贞贞
  • 2023-12-12
  • 1991

  2023年11月25至26日,第一届科学话语研究论坛暨2023年学术英语教学与测试研讨会在曲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蓝海达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本次会议以“科学话语构建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题,并围绕“科学话语研究的理论构建”、“新技术手段支持的语言研究”、“文学研究与科学话语分析”、“多语种能力发展与科学话语研究”、“学术语言测评及评估素养”、“技术赋能学术语言能力评价研究”、“科学话语研究与外语教材建设”以及“科学话语与科技翻译“等议题展开。会议分为主旨发言、主题发言、特邀团队发言以及分论坛报告四部分。本次会议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

  大会开幕式由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秦洪武主持,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兆祥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主任高原分别致辞。李兆祥副校长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办学历程和办学特色,特别回顾了外语学科的发展状况,并指出此次会议是外语专业寻求跨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李兆祥教授相信这次论坛一定能拓展学科视野,培育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的良好生态,有力地推动科学话语研究与外语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高原主任介绍了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概况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的发展历程。国科大外语系由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先生所创立,2023年是外语系建系四十五周年,如今已经在国内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独树一帜。高原主任指出此次会议有助于促进校际交流,推动科技与外语学科的深度融合。

李兆祥副校长致开幕辞

全体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科技楼前合影留念

  11月25日上午,五位专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教授介绍了数字人文的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数字人文的四个层次,展现了数字人文在机器翻译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并通过多个前沿研究展望了数字人文的创新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曹莉教授通过回顾中国外语专业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外语专业发展的“旧学”和“新论”,论述了外语专业在新时代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跨学科发展机遇,探讨了学科与专业、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为未来外语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曹莉教授发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卫乃兴教授解释了不同语义序列背后的含义,介绍了四种不同的学科类型,并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学科研究论文中语义序列的特点,探讨了认识论、学科文化与语言实现之间的相互作用。

卫乃兴教授发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宗成庆教授以语言出现概率为引,介绍了语言生成模型,进而对大语言模型进行概览介绍和性能现状分析,最后提出语言技术研究的三大基础型任务,并对大语言模型的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宗成庆教授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林正军教授梳理了违实表达在语言学各领域的研究综述以及前人对违实话语的广泛研究。通过大量的例证,林教授阐释了违实经验的构建、违实的人际功能、违实表达的应用等内容。最后林教授指出科幻语篇中的违实话语值得学界更多的关注。

林正军教授发言

  11月25日下午,四位专家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家金教授提出可采用“共选”观念考察科学话语的跨学科性,并通过科学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英语学术文本的主题建模,探索学科交叉与分化,为理解跨学科交流提供语言学视角。

许家金教授发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念宁副教授报告了书面反馈对中国二语学习者释义能力发展的影响。该研究通过语篇分析,探究了二语学生在三个释义任务中语言转换和内容忠实度的变化,为课堂活动设计和教师反馈提供了深刻启示。

  上海大学张新玲教授梳理了能力量表相关的热点问题,从价值取向、语言能力构念、描述语框架等维度对比了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个量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揭示了语言能力量表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修订建议。

  曲阜师范大学孔蕾教授提出,在语言语料获取更为便捷、语料处理加工技术更为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大规模语料的多语对比研究可以拓展传统语言对比分析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范围,并在语言教学、语言服务等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孔蕾教授发言

  随后,十余位参会代表分别在“技术赋能学术语言能力评价”、“文学研究与科学话语分析”和“科学话语研究及其他”三个分论坛进行了发言,汇报自己的学术成果。在分论坛中,老师和同学们零距离交流和互动,讨论热烈、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蔡雨阳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季明举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林正军教授分别对三个分论坛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



各分论坛合照

  11月26日上午,共有三位专家进行了大会主旨发言。蔡雨阳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今人工智能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了“动态语言能力系统”,给学术语言测试、教学和学习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蔡雨阳教授发言

  国防科技大学易绵竹教授从功能修辞学角度厘清了俄语科学话语和科学语体的主要特征,并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了俄语科学话语生成的规律性和机理性问题,最后从交叉语言学角度提出了AI技术赋能的可实施的科学话语跨学科研究设想。

易绵竹教授发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高原教授报告了课堂手势指令对二语学生学术报告中手势使用的影响,并指出接受手势指令的学生在手势的使用上得到了明显提升。该研究对学生学术英语报告技能的提高和学术英语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原教授发言

  接下来是科研教学团队展示环节,共有三个团队进行了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英语团队的顾晓乐和刘秀杰两位老师介绍了他们的教学模式。顾晓乐老师阐释了科技引领下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实践与创新;刘秀杰老师则重点介绍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英语团队发言

  中国农业科学院听力测评团队的毛晓霞老师首先系统介绍了农科院的听力测评改革及其取得的积极成效;赵轶洁老师展示了农科院的学术英语听力测评结构,指出测评紧扣教学目的、突出校本特色、关注过程、及时调整、助力教学改革、发挥教学测评的最大效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听力测评团队发言

  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英语团队的刘丽亚老师报告了基于PGE新型学术共同体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并以引言教学为例,详细阐释了《学术英语写作》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出了该实践在促进学术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跨学科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上的积极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英语团队发言

  曲阜师范大学综合英语教学团队的孔艳艳老师介绍了其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赋能的一流课程建设情况,展示了教学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实例。阐述了以思辨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评价改革,为高校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学术英语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曲阜师范大学综合英语教学团队发言

  在闭幕式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向承办本次大会的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赠送了45周年系庆纪念品。礼轻情意重,愿科苑玫瑰的芬芳永远留在曲阜。

获奖老师和同学合影留念

  在现场抽奖活动的欢声笑语中,会议也走进了尾声。秦洪武院长为大会做了闭幕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对促进外语专业与科技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山高水长,期待下一次与各位专家学者再聚曲阜。

秦洪武院长致闭幕辞

文字:侯嘉琛      

 图片:曲阜师范大学学生会

审校:陈必豪